慈善为怀:乐当“架‘桥’工”——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践慈行善振兴乡村事略记
浏览次数:169 发表日期:2025-07-07
贾宣生 山西省原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2025年06月16日
原平市有一个慈善为怀、“架桥”为业的社团组织,其名为振兴慈善协会。20年来,他们扭住“优种”“扶持”“助学”“慈爱”四个词,跋山涉水、含辛茹苦地架设起了逐梦乡村振兴的四座“惠民大桥”。那沾泥带露、送暖播爱的足迹,印遍了广阔的城乡大地;那山村果林,平川棚田,那偏僻村舍,欢乐校园……一次次洒下了他们的心血汗水,一遍遍溅起了乡亲们的热情点赞!
“优种桥”头,果林提升“含金量”
“传统红枣老核桃,市场冷落没人要,有的干脆不收获,甚至喊着快锯掉!”果农们面对品种老化、低产质差、效益低下的问题,只能唉声叹气的这块“心病”,使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党支部书记段补怀焦虑不安。他和老搭档李存和等同志又去访问请教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,又去临县、汾阳等地参观考察,千方百计寻找到了汾阳“礼品二号”核桃和临县“临黄一号”红枣等优良品种“俏姑娘”。
早在2011年,他们就引进汾阳“礼品二号”核桃优种,进行了试验并获得成功。确认其具有皮薄、肉厚、产量高的优点,同样一斤核桃的仁重达到300克,比其它品种高出50%;后又引进“临黄一号”红枣接穗,其既具骏枣个头大、产量高的优点,又有抗裂果、保新鲜的特点,都在试验中得到果农们认可。
为了打胜这场优种推广仗,协会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支持下,多次组织有关乡村分管领导和核桃、红枣种植户召开现场会与技术培训会,并聘请汾阳技术人员讲授嫁接、剪枝技术,还邀请原平农校果树专家前来实地授课指导……经过10余年的接续奋斗,目前,全市已在闫庄、云水、同川、苏龙口等9个乡镇百余村,累计嫁接“礼品二号”核桃接穗47.7万多个,“临黄一号”红枣接穗33万多个,还有山桃山杏嫁接新品种1万多穗。经实践检验,综合成活率达到80%以上。
此外,他们又着力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,瞄住“保护、增绿、提质、增效”主题,因地制宜地推动了绿色发展生态农产品事业。2024年,协会与原平市自然美种植专业合作社、晋昌大杏专业合作社分别签订合作协议,建立果树示范基地,成功引进荷兰香蜜杏、晋梅杏、黄肉油桃和鸡心果等果树新品种,合计种植8000余株,带动村民们描绘出一道道优果新品、美味飘香、风光靓丽的好景致……他们为全市林果业创新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,受到市里领导的高度评价,并荣获“社会扶贫先进单位”“尊师重教先进单位”等表彰。
“扶持桥”头,农户唱响致富歌
“闫庄镇卫村农民郭晋和,从2012年以来就在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5万元募集资金连续13年的支持下,在50亩土地上集中发展辣椒制种业而走上小康大道的。如今已成为年创收入50多万元的标杆富户了,还为50多个农民就近搭起了就业增收的平台……”
我听着协会老领导李存和如数家珍般的介绍,“王家庄乡南怀化村赵利荣,10年前筹借2万元募集资金,创建了一个家庭食品加工厂,吸纳10多个村上乡亲进厂学习技术、上岗干活……他们生产的锅盔、三尖、月饼等五、六种美食产品,畅销到城市里的多家商店大市场。还有弓家庄村赵升龙、赵三龙、赵增田、宋孔孔、马三万、宋保惠、宋玉锁等7户农民,也是靠每户2万元募集资金的‘及时雨’,创建起了10余座蔬菜大棚,引进香瓜、草莓等早熟新优品种,登上致富梯子的……”
为了充实募集资金库,会长石永德与协会成员们一边辛辛苦苦跑企业,远远近近访老板,四面找朋友,八方寻富户,调动起大伙的扶贫积极性,以多种形式募集到扶贫慈善基金160万元;一边深入农村调查了解农户发展种植、养殖、加工业需要资金扶持的实际情况,进而以收取少量资金占用费提供周转资金的方式,为扶贫创业、发展经济助一臂之力……据统计,全市先后已有15个乡镇街道办79个村庄750多人次的农民沾了协会资金扶持的大光,从而描绘出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农村创业致富图。
“助学桥”头,桃李芬芳书声琅
为使资助全市贫困学生的渠道更多更畅通;范围更广更便捷,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专门创办了“中国老区扶贫网”和协会微信公众平台,伸开无形的“爱心长臂”,与北京、河北、陕西、天津、内蒙、山西、广东等地,以及澳籍华人、日本友人,本地爱心人士、企业家等群体,建立起了互动交流的助学平台。协会特别注重按照资助人的意愿,首先通过全市各乡镇联络员调查摸底,选好资助对象;其次对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详细调查,并通过学校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在校表现。然后汇总以上情况,制成PPT演示文稿,发送到资助单位与个人的网站、邮箱或微信……当资助人从中选好资助对象后,就直接把资助款打到受助生卡上。为此,协会向资助人与受助生提供无偿的全程服务。通过这样“一对一”“面对面”的运作,真正做到了资助者放心、受助生开心、办事人舒心,皆大欢喜。
在洒滿爱心阳光的扶贫助学风景线上,演绎出一串串生动翔实的爱心助学故事——
北京华夏慈善基金连续11年资助原平市困难家庭学生1800多人次,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在校读书;河北省石家庄市龙骧古泉文化艺术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梓凯,10年来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00多人次,资金达近30万元;87岁的澳籍华人、老药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桦女士,多年来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0多名,先后付出15万元爱心资金,并带动国内多名企业家也来原平资助贫困家庭学生;原平市东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秀平坚持10余年通过协会渠道资助60多名贫困家庭大学生,每生每年3000元。他以各种形式的助学资金超过了100万元;佳诚液压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海从2012年至今,先后共约出手20多万元,资助范亭中学困难学生64人次,从高中一年级一直资助到大学本科毕业;企业家邢秋勇资助10名困难大学生完成本科学业;还有太原中智同学会山西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、山西省公益事业促进会、山西神沐新能源有限公司、忻州神达花沟煤业有限公司、山西章腔矿业有限公司,以及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企业的爱心人士李志怀、郑世华、樊峰、周国梁等,都满怀助学情怀慷慨解囊,走进了扶贫助学、为党育才的光彩行列。2023年,山西省融资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刘晓蕃,带领支部成员一行专门来到原平市,在协会的协助下,实地走访了解贫困学生家庭情况,并以团支部名义对五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,而且每学期开学初,都要带一些学习用品、食物等专程到这些学生的家中或学校进行看望,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,在我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年来,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,资助困难学生达3000多人次,捐助资金总额达到500多万元。
“慈爱桥”头,善举频频暖大地
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以送暖送到“最冷处”、行善行到“困难户”的初衷良愿,通过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,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及协会联络员深入基层,并到原平各企事业单位,以及太原、北京、广州等地募集扶贫济困资金,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、关爱穷困系列活动——
养殖致富助力行:联系太原广誉远、原平金旺角商业公司爱心企业家,捐款购买100多只优种母羊,赠送到轩岗、崞阳、云水三镇50多户贫困农民家中,走养羊致富的路子;
爱心服装温暖行:协会筹集资金18万余元,购置羽绒服、冲锋服550件,分别发送到范亭中学、原平一中和崞阳、轩岗、段家堡、同川、沿沟等乡镇的550名贫困学生手上;
春节慰问米面行:联系太原广誉远公司,捐助善款购买白面、大米,在春节前送进云水镇各村200多户困难家庭,并进行慰问;
捐衣送暖登门行:协会多次组织爱心人士,为同川镇南白村、上庄村和云水镇荆芥村学校与困难家庭,捐送衣物2万多件,温暖民心;
助校兴学爱生行:原平市检察院大力发挥公益诉讼职能,坚持严格执法,对违法分子的罚款,通过协会组织办理,为全市各乡镇20所寄宿制学校购买配置了冰柜,让学生们三餐都能吃到新鲜卫生的肉菜等食品。他们还联系国网原平市供电公司、东大商贸有限公司等单位,多次组织干部职工现场捐款,用来资助困难学生舒心就读……
那一桩桩、一件件,那一次次、一遍遍,乐在践慈行善、志在振兴乡村的常态化活动,在平平凡凡的坚持中,将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的初心与使命,诠释得翔实生动、淋漓尽致!
版权所有: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 电话:0350-8232983 传真:0350-8232983 邮编:034100 地址:山西省原平市青年东街老干部活动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