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谢各界企业家、爱心人士对原平市贫困家庭、困难学生的关心资助!  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办公地点:原平市青年街老干部活动中心院内。

扶贫新闻

慈善为怀:乐当“架‘桥’工”——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践慈行善振兴乡村事略记

浏览次数:78      发表日期:2025-07-18

慈善为怀:乐当“架‘桥’工”——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践慈行善振兴乡村事略记

贾宣生 山西省原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2025年06月16日

原平市有一个慈善为怀、“架桥”为业的社团组织,其名为振兴慈善协会。20年来,他们扭住“优种”“扶持”“助学”“慈爱”四个词,跋山涉水、含辛茹苦地架设起了逐梦乡村振兴的四座“惠民大桥”。那沾泥带露、送暖播爱的足迹,印遍了广阔的城乡大地;那山村果林,平川棚田,那偏僻村舍,欢乐校园……一次次洒下了他们的心血汗水,一遍遍溅起了乡亲们的热情点赞!

“优种桥”头,果林提升“含金量”

“传统红枣老核桃,市场冷落没人要,有的干脆不收获,甚至喊着快锯掉!”果农们面对品种老化、低产质差、效益低下的问题,只能唉声叹气的这块“心病”,使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党支部书记段补怀焦虑不安。他和老搭档李存和等同志又去访问请教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,又去临县、汾阳等地参观考察,千方百计寻找到了汾阳“礼品二号”核桃和临县“临黄一号”红枣等优良品种“俏姑娘”。

早在2011年,他们就引进汾阳“礼品二号”核桃优种,进行了试验并获得成功。确认其具有皮薄、肉厚、产量高的优点,同样一斤核桃的仁重达到300克,比其它品种高出50%;后又引进“临黄一号”红枣接穗,其既具骏枣个头大、产量高的优点,又有抗裂果、保新鲜的特点,都在试验中得到果农们认可。





为了打胜这场优种推广仗,协会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支持下,多次组织有关乡村分管领导和核桃、红枣种植户召开现场会与技术培训会,并聘请汾阳技术人员讲授嫁接、剪枝技术,还邀请原平农校果树专家前来实地授课指导……经过10余年的接续奋斗,目前,全市已在闫庄、云水、同川、苏龙口等9个乡镇百余村,累计嫁接“礼品二号”核桃接穗47.7万多个,“临黄一号”红枣接穗33万多个,还有山桃山杏嫁接新品种1万多穗。经实践检验,综合成活率达到80%以上。

此外,他们又着力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,瞄住“保护、增绿、提质、增效”主题,因地制宜地推动了绿色发展生态农产品事业。2024年,协会与原平市自然美种植专业合作社、晋昌大杏专业合作社分别签订合作协议,建立果树示范基地,成功引进荷兰香蜜杏、晋梅杏、黄肉油桃和鸡心果等果树新品种,合计种植8000余株,带动村民们描绘出一道道优果新品、美味飘香、风光靓丽的好景致……他们为全市林果业创新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,受到市里领导的高度评价,并荣获“社会扶贫先进单位”“尊师重教先进单位”等表彰。

“扶持桥”头,农户唱响致富歌

“闫庄镇卫村农民郭晋和,从2012年以来就在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5万元募集资金连续13年的支持下,在50亩土地上集中发展辣椒制种业而走上小康大道的。如今已成为年创收入50多万元的标杆富户了,还为50多个农民就近搭起了就业增收的平台……”

我听着协会老领导李存和如数家珍般的介绍,“王家庄乡南怀化村赵利荣,10年前筹借2万元募集资金,创建了一个家庭食品加工厂,吸纳10多个村上乡亲进厂学习技术、上岗干活……他们生产的锅盔、三尖、月饼等五、六种美食产品,畅销到城市里的多家商店大市场。还有弓家庄村赵升龙、赵三龙、赵增田、宋孔孔、马三万、宋保惠、宋玉锁等7户农民,也是靠每户2万元募集资金的‘及时雨’,创建起了10余座蔬菜大棚,引进香瓜、草莓等早熟新优品种,登上致富梯子的……”

为了充实募集资金库,会长石永德与协会成员们一边辛辛苦苦跑企业,远远近近访老板,四面找朋友,八方寻富户,调动起大伙的扶贫积极性,以多种形式募集到扶贫慈善基金160万元;一边深入农村调查了解农户发展种植、养殖、加工业需要资金扶持的实际情况,进而以收取少量资金占用费提供周转资金的方式,为扶贫创业、发展经济助一臂之力……据统计,全市先后已有15个乡镇街道办79个村庄750多人次的农民沾了协会资金扶持的大光,从而描绘出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农村创业致富图。

扶贫新闻

视频报道


友情链接

版权所有:原平市振兴慈善协会   电话:0350-8232983    传真:0350-8232983    邮编:034100 地址:山西省原平市青年东街老干部活动中心

备案号晋ICP备12008335号 晋公网安备 14098102000012号 技术支持:龙采科技 网站管理